在10月底的時候我第二次到了新加坡,主要的目的就是參加我們魚式游泳的創辦人Terry Laughlin在新加坡的公開水域課程。其實老實說以前我在台灣,根本不會到公開水域去游泳,一方面是沒有人跟我去,我會怕,另一方面就是台灣這邊的政府也不鼓勵你去海邊或是湖裏游泳,因為怕有危險發生。所以充其量我只有在救生員訓練的時候有到海裏、湖裏游泳,還有今年的日月潭。
但是到了新加坡的聖淘沙,看到這邊的海邊,相信我,你如果沒有動心,想下去玩玩水,一定是騙人的。因為這邊的沙灘是人工的,為了避免沙子大量流失,都會在靠近外海的邊上,造一些人工礁石,也因為如此礁石上當然有些土石,也種了不少椰子樹,看起來就超有南洋風情的。也因為有礁石,包圍住的海面就相當的平靜,看起來就很美,讓人想躺在沙灘上晒晒太陽,看看外國朋友帶著大狗來戲水。

當然啦!!正事還是要辦地!!這次公開水域課程的重點有二:第一是如何輕鬆的在水中抬頭定位。第二就是在有風浪的情況下保持平穩、直線的前進。
抬頭定位雖然不難,但是又要配合呼吸、划手,就有難度了,Terry示範了他的定位功夫給我們看,是稍微的把視線橫掠過水平線,接著換氣。大家試了幾次,果然還是鄧教練比較強可以作得到,至於小弟我嘛!!嘿嘿嘿,有時靈有時不靈呀!!
至於在有風浪的情況之下,果然是驗證了魚式游泳這幾年來持續不斷的修改動作果然是有意義的,從原本的垂直身體,改變到側著身體,直到在公開水域時,我一路走來,果然沒錯,如果身體的角度過大,在側向有水流的情況之下,的確會造成行進路線一路偏移,雖然可以靠著雙手的修正,但畢竟還是會造成多餘體力的浪費,所以其實只要能夠輕鬆的在側邊抬起回復的手來就夠了。
奇蹟不是偶然發生的,我們有做過一個測試,如果只在水中換手40次,換氣卻不抬頭定位,我個人的偏移有點嚴重,距離我原來的目標至少有15~20度,不過少少的幾十公尺呀!!但是在看著Terry做同樣的測試的時候,我發現他竟然可以憑著身體被側向水流沖擊的感覺去修正方向,這就叫”Oh!!my God”嗎??難怪他每次都可以游得又直又快,所以說經驗還是很重要的。
經過三天的游泳訓練,最大的好處就是克服了我的”戶外游泳恐懼症”,因為連最後一天,在東海岸公園做測試的時候,大雨、大浪的情況下,我們都還是可以輕鬆的完成2500公尺的游泳。每個人都是帶著滿足的笑容完成測試,不只是上課而已,而是在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體驗。